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文档 > 关于劳动传说

关于劳动传说

2015-08-29 15:41:31 其他文档 来源:http://fw.bbjkw.net 浏览:

导读: 民间传说 第一节 “传说”一词,是民间文艺学界通用的术语。英语称之为“Legend”,其意为:“传说、传奇、传奇文学、传奇人物和传奇事...

民间传说

第一节

“传说”一词,是民间文艺学界通用的术语。英语称之为“Legend”,其意为:“传说、传奇、传奇文学、传奇人物和传奇事件”等。德语称之为“Sage”,其词义与英文的“Legend”一词相当。中国和日本学术界都称之为传说。在中国古代的汉文史籍里,把传说称为“传闻”、“传讹”,这两个词早在《史记》、《汉书》中就已经被使用了。“传闻”的含义是非亲眼目睹、非亲耳听到的口头传播的事象。所谓“传讹”就是民间口头传讲的各种荒诞的轶事、奇谈。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学者们试图从学理上界定民间传说的概念,提出了一些看法,例如,认为“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第18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或者认为“传说是一种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地方风物有密切关联的口头故事”(朱宜初等编:《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第75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也有人提出“传说主要是关于特定的人、地、事、物的口头故事”(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24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还有的学者主张“凡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那些口头作品,可以算是传说”(程蔷:《中国民间传说》,第4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等等。以上表述虽不一致,但大体含义相同,而且学者们一致认为传说是民间文学领域里散文体的口头叙事文学之一种。

一、义与狭义的民间传说概念

回顾并梳理古今有关传说的种种见解,加以理论上的辨析,不难看出,诸多的民间传说概念至少有两种含义。为了方便,不妨把这两种含义分别称作广义的民间传说概念和狭义的民间传说概念。广义的民间传说又俗称“口碑”,是一切以口头方式讲述生活里各种各样事件的散文叙事作品的统称,它包括今天人们所说的神话、传说和故事。所以,在一些论著当中,人们常常能看到诸如“神话传说”、“神话故事”、“传说故事”之类把两个术语连在一起使用,概念含混不清的说法。与广义传说概念的宽泛含义不同,狭义的民间传说是指广大民众以口头方式创作、以口头方式传播,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等有关的散文叙事作品。这是目前学界较为通行的看法。这种对民间传说狭义概念的界定,突出了民间传说自身的文体特征和内在蕴籍,要求我们把传说与神话、故事加以区别对待。如此,民间传说的概念才可以明晰起来。

民间传说的上述两种不同含义揭示出不同的传说观念。其一,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除民间传唱的韵文体作品以外,在民间范围内流传的各类散文体口头叙事作品都属于传说。其二,从微观的角度来说,传说是口头流传的,以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为中心,或对自然物及社会现象给以历史解释和说明的传奇性叙事作品。传说概念的这种差异显示了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状况。

二、传说、神话、故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民间传说和神话、民间故事一样,同属于民间文学当中散文体的口头叙事创作,属于同一种民间文学体式。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交错重叠。一方面三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除了在某些特殊场合,例如在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时候,神话的地位和作用有其特殊性之外,在当今时代,绝大多数人在讲述神话、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时候,也无须分清它们是属于神话,还是民间传说,或是民间故事。在很多情况下,一般的人们笼统地把某一民间文学叙事作品当作“故事”来讲述,而在一些著述里也经常以“神话传说”、“神话故事”、“传说故事”这种含混不清的称呼巧妙地回避了对作品体裁作精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概说

民间传说

民间传说
一、民间传说的含义。 民间传说是劳动人民创作的一种 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地方古迹、 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密切关系的口 头故事。它的产生和流传有着悠久的 历史。中国各民族传说内容丰富、形 式多样,但是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目 前还没有人去做系统的研究。

民间传说 传说是以人物为中心、以事 件为线索、以风物为标志的 复合形态,并有突出的历史 性、民族性和地区性。从这 个意义上说,民间传说可以 说是人民的“口头历史”。

民间传说
什么是传说?它与神话、故事有什么联 系和区别?这是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1、 传说的主人公和内容与神话相比较 神话的主人公主要是神,内容是以神格 为中心的故事,它反映了原始思维、幻 想,与宗教意识相结合,它有神圣性、 规范性,它讲的行动规范、道德准则, 氏族成员必须遵守。

民间传说 它是调节制约社会的手段。 从创作主体的思维过程来说, 它是人类童年不自觉的艺术 加工,创作者是氏族集体, 个人的创作活动还没有分化 出来。

民间传说
传说的主人公是人或与神有关系的 人,它的内容比神话更接近现实生 活的本来样式,较为准确地反映了 社会生活,有较强的现实性和社会 性。但它又不是真人真事的实录, 因为现实生活中鸟兽不能变成人, 人也不能变成鸟兽。这就是说传说 往往带上了不少幻想的色彩。

民间传说
再从民间文学的题材上看,传说 晚于神话,但也有一部分传说是 从神话演化而来的,它们既是神 话又是传说,形成两者的重合。 神话和传说相对而划的,它们互 相联系、互相转化。

民间传说
神话、传说都具有幻想色彩(或者 浪漫主义特色)。但是神话的幻想 和想象更为自由和浓烈,是用一种 原始的思维来幻想,是不自觉的幻 想。它可以海阔天空无边无际,不 管现实中可能的或不可能的,只要 合乎原始生活逻辑的都可以想象, 不一定以具体的人、事、物作为依 据。

民间传说
而传说则总是以一定历史阶段 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 的风物、风俗习惯等作为依据来 幻想和想象。换句话来说它总要 与一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 地方上的特定事物、自然景物、 风俗习惯等等联系着,具有很强 的历史性。

民间传说
传说的形成一般有三种情况: (1)解释某种事物、某些历史人物、 风俗习惯的由来而产生的传说。尽管 它是幻想性的故事,有某些附会的因 素,但是以追本溯源的形式出现,而 且有可信性。此外各种风俗传说也是 解释性的,如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划龙舟等等。

民间传说
(2)有的事物、人物与某一

孟姜女传说鉴赏

《孟姜女传说》鉴赏



‚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 红灯,人家过年团园聚,孟姜女的丈 夫去修长城···‛ ··· • 孟姜女传说以故事、歌谣、诗文、 戏曲等多种形式在我国广大地区内流 传,有着久远的历史,几乎家喻户晓。 它与《白蛇传》、《牛郎织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向被称为中 国的四大民间传说。



一、孟姜女传说的形成、 演变



作为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的孟 姜女传说,历史悠久,传说广泛,变 异甚多,脉络清晰。 • 这一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民间 传说的形成、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 阶段,即:原始形态(‚雏型‛), 基本形态(‚成型‛),完成形态 (‚发展‛)。它们构成了这个传说 故事的‚历史的系统‛。

1、原始形态阶段


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 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 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 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 ——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迨及战国和汉代,这一 传说在流传中不断丰富扩展。 • 在故事情节上出现了两 个值得注意的变化。



《孟子· 告子(下)》:‚华 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 《列女传· 贞顺传》:‚杞梁 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 亲。·· ·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 内诚感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 十日,而城为之崩。·· ·遂赴淄水而 死。‛



一是与其时齐国民间崇向的 ‚歌哭‛风气结合起来,于是,把 杞梁妻变为一位以善唱哀调因而改 变了‚国俗‛的卓越的民间歌唱家; • 另一则是因‚歌哭‛而派生出 ‚哭倒城墙‛的说法,这样,杞梁 妻传说同哭城的情节联系起来。

2、基本形态阶段
• 魏晋南北朝及隋代,‚杞梁之妻‛ 传说中的‚歌哭‛及‚崩城‛(哭倒城 墙或长城或粱山)的重要情节在曹植诗 歌、崔豹《古今注》、郦道元《水经 注》等典籍里不断出现,但没有重大 突破。到了唐代,这一民间传说才又 有很大的发展。



《琱玉集》(出自已经佚失的 《同贤记》)中‚感应篇‛记述了 ‚杞梁之妻‛传说的一些新情节。

‚杞良,秦始皇时北筑长城,避苦 逃走。因入孟超后园树上,超女仲姿 浴于池中,仰见杞良而唤之。问曰: ‘君是何人?因何在此?’对曰:‘吾 姓杞,名良,是燕人也。但以从役而 筑长城,不堪辛苦,遂逃于此。’仲 姿曰:‘请为君妻。’良曰:‘娘子 生于长者,处在深宫,容貌艳丽,焉 为役人之匹?’仲姿曰:‘女人之体不 得再见丈夫,君勿辞也。’遂以状陈 父而父许之。

• 夫妇礼毕,良往作所,主典怒其逃 走,乃打煞之,并筑

最新推荐其他文档

更多
1、“关于劳动传说”由范文大全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范文大全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劳动传说" 地址:http://fw.bbjkw.net/qitawendang/5906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