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童话故事 > 古代民间狐故事

古代民间狐故事

2015-08-29 17:38:59 童话故事 来源:http://fw.bbjkw.net 浏览:

导读: 民间故事 宝莲灯 汉士子刘向(一说刘玺)进京赶考,路过华 山神庙,题诗庙中,戏弄庙神华岳三圣母,三圣母 怒欲杀之,得太白金星之告,谓...

民间故事

宝莲灯
汉士子刘向(一说刘玺)进京赶考,路过华 山神庙,题诗庙中,戏弄庙神华岳三圣母,三圣母 怒欲杀之,得太白金星之告,谓其与刘有三宿姻缘 之份。三圣母遂与刘结为夫妻。三宿后,刘以沉香 一块赠别,嘱他日生子,以此为名。三圣母既孕, 其兄二郎神察之,怒提华山,压三圣母于山下穴中。 三圣母于穴中产子,乃名“沉香”;又遣夜叉送与 其父。沉香成人后,寻母华山,遇何仙姑授以仙法, 又窃得萱花神斧,与其舅二郎神大战于华山,最终 挥神斧劈开华山救出母亲。

是一种药材名,属药瑞香科植物沉香香品高雅,是十分名贵的东西, 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沉香 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 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而这类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特殊的 香味,而且木质较为松软。沉香亦是瑞香科植物沉香及白木香的含 树脂的心材,质坚硬而重,能沉水或半沉水,气味浓,燃之发浓烟, 香气强烈,有油渗出。以质坚沉重、香浓油足、色紫黑者为佳,锉 末或磨粉用。作为药用的沉香的功效主要是降气温中,暖肾纳气。 -夜叉 :印度神话中的妖怪半神,夜叉与罗刹同时从生主补罗私底 耶或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 他们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

民间故事
一、概况 二、艺术特色 三、类型 四、传说与故事之比较 五、民间故事的影响

一、概 况
1、含义: 广义:口头创作中所有叙事散文作品的总称。 狭义:指除了神话、传说以外的有一定幻想色 彩、现实性较强的民间散文作品,包括神奇 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民间寓言、 民间笑话等。

民间故事与神话一样,是一种具有世界 性的口头文学体裁。民间故事具有口头 性、虚构性的特点,它与神话、传说不

同的是,幻想程度不同,形象不同。

2、特

点:

内容上 属于人类社会早期产生和传承下来的 故事,其内容多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进 入阶级社会后,在古老故事继续会聚的同 时,一方面产生大量表现阶级社会矛盾冲 突的故事,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取材于 人类生活的故事。

艺术上

A、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泛指的,时
间、地点也大多模糊含混;

B、人物设置与情节、结构有程式化特点;
C、情节构思大多具有雷同性,形象塑造体 现出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

传承 有相对稳定的传承人(家族传承、社 会传承、业缘传承)。 价值 是儿童的良师益友,是特殊的生活 文化实录。

二、类型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梁山

浅谈狐在中国古代小说里的形象

浅谈狐在中国古代小说里的形象

李貌

(西南大学文学院)

摘要:文章根据古代小说中狐形象在各个时期以不同的寓意出现来揭示其文化内涵。试图理清其在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从先秦时期的典籍到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再到后来的唐传奇宋话本,明清文言小说里都有着各具风格、面貌迥异的狐形象存在。

关键词:狐形象,文化内涵,小说

纵观中国古代小说,狐这一意象几乎贯穿小说发展的各个阶段,每

个阶段的发展又各自不同,无论是吸收先前的形象演变还是开创新的

形象承接以后的发展,狐在小说中都展现了独特的魅力。从而形成了独

具东方民族特色的原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的那样,“不是社会意识

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

生活决定意识。”各个时期的生活不同,才使得狐的角色与众不同。

狐的故事是中国文言小说中一种传统的题材。东汉许慎的《说文解

字》里解释说狐(形声。从犬,瓜声。本义:狐狸。其中试举了几例:朕狐疑。

——《汉书?文帝纪》。注?‘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昕且渡,故言疑者称狐

疑。”小狐汔济。——《易・未济》…狐呜呼曰。——馊记・陈涉世家》”

“狐裘不暖锦衾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凭鼠伏。

——《:J一东军务记》…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

兔(狐和兔)狐仙(传说狐狸能修炼成仙,化为人形,与人来往).比喻坏人,

小人。如:狐唱枭和(喻坏人互相呼应)狐狼(喻奸诈凶恶)狐鼠(喻小人坏

人)狐鸣枭噪(喻小人嚣张)狐禅(异端邪说)。它是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

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

皮町做衣服(通称‘狐狸’,。纪晓岚语:“人物异类,狐则在人物之间:幽明

异路,狐则在幽明之间;仙妖异途,狐则在仙妖之间。’,狐是一种不同于人

物、幽明、仙妖的物种,它有灵性,有仙气,善变化。基于这一点。狐在其漫

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狐文化。

一、先秦时期

狐狸意象与其他动植物幻化为人的意象一样。都起源于原始图腾

崇拜意识在人类童年时代智能低级,人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神秘莫

测,似乎世界万物都有一个精灵存在,自己的行为效果受这些超自然力

的支配于是产生了普遍的自然力崇拜。在我国,龙、风、龟、麟这“四灵”

即是图腾崇拜的产物,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龙的传人”,亦源于此。据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教熊、黑、辘、琳、泌、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

野。”这里的六种动物即六个氏族的图腾其中的辘,据《尔雅》分解释,为

知道也是看作图腾的。

《诗经》中“有狐绥绥”、。雄狐绥绥’,分别出现在《诗经・卫风・有狐》、、

《诗!经・齐风・南山》中,而所指代的内容都与男子有关,这不是个历史的

偶然,而是古人当时已在狐狸“绥绥”貌与男子求偶之间建立了一种相

关关系,不直说男子求偶而用狐狸“绥绥’’貌来借代,从而使语言表达更

委婉、含蓄,更生动、感人。狐狸与人的相关关系还见于《周易・未济》卦

辞:“小狐汔济,濡其尾。”占人用狐狸渡水来预测人的祸福吉凶。僦国

策・楚策》中,用“狐假虎威”的故事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狐

狸常常用来指代聪明、狡猾的人。

《周书・王会解》记载四夷列国贡物,有青丘国九尾狐和白民国乘

黄,还有不令支玄貘,据晋人孔晁注,玄旗即黑狐。又《古本竹书纪年辑

证》载:“宣王时。鸟化为狐,夏伯杼子东征,获狐九尾。’,九尾狐之所以作

为贡品和祭品,说明此时狐已被视为吉祥之物。

另外,如:狐死首丘(《礼记・檀弓上》);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

—》);有苋者狐,率彼幽草。(《涛经.,J、雅・何草不黄》);彼都人士,狐裘黄

鲁迅先生所说:“可见六朝人视一切东西,都可成妖怪,这正是巫的

失落,更多地被巫术化、妖精化。表现为狐神性的失落;狐的妖精化;狐

《搜神记》中,于宝的《搜神记》中有这样几则狐精故事:好长茂先》写燕昭王墓前一斑移嗄“积年能为变幻”,它变为一书生去拜见张华茂先,与之高谈阔论,结果他的美貌高论引起了张华的怀疑,,后用千年枯木照之,果然现出原形。《狸牌》写一孤狸幻化为妇人,后随蟀女,每日徘徊于农夫耕作的田头.被疑心的农夫砍掉她的牌女,成了无尾之狸。原来蟀女乃狐之尾巴所变。《I可紫》讲一男子被自称为阿紫的狐狸精魅去.,险丧性命。《吴兴老狸》写一狐狸化为人父,造成二子误杀真父的惨剧。三、唐宋时期在唐人说部中,狐精的故事已连篇累牍,大多保存于钛平广记》中。唐代是文言小说创作的成熟期。其中狐精故事非常丰富,据《太平广记》所载,有83篇,这与当时民间百姓多事狐神有关。当时有谚日:“无狐魅.不成村。”在唐代,此时的狐妖作祟也浸染上了时代的色彩,即常化作佛的面目出现,利用人们的崇佛心理欺骗世人。如《广记》卷四五一《长孙甲》:“其家笃信佛道,异日斋次,举家见文殊菩萨……其家前后供养数十日。后乃知是一狐(出《广异记》)。卷四五四《代州鼢?‘母与女独居,忽见菩萨乘云而至……驾五云下其室,村人供养甚众……菩萨与女私通有妊??有道士为作法,窃视菩萨是一老狐”r出《广异记》1。唐代仍将狐狸看作一种善化的精怪。然而此时令人瞩目的是出现了《任氏传》这一描写人狐恋的爱情传奇。四、明清时期明代据说有墨床子撰五卷本的狐仙故事集《狐媚丛谈》,今不传。此外较有影响的当数李昌祺《剪灯余话》中的《狐媚娘传》,王同轨的《耳谈》,全书15卷546篇,其中有狐传说15篇。清代为狐文学极盛期,,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6种笔记小说收入狐仙故事600余篇。其中《阅微草堂笔记》为最多,蒲松龄《]聊斋志异》有86则狐仙故事。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203则,,袁枚《子不语》有37则,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有26则.闲斋氏铍谭随I酚有26则。《】睑筠阁钞异》、《3弊茶志怪》等皆收入狐传说二十余篇。此外,如乐钧《耳食勇捞、王韬《辩女滨琐语》、采蘅子《:虫鸣漫录》等等,亦载有一些狐仙故事。其它如《夜雨秋煤录》、《右台仙馆笔记》、《小豆栅》、佴食灵》、俚乘》、《履园丛话》等收入的狐故事都较有影响。据我们现已掌握的材料统计,明清狐仙故事记录于文献者超过600则。如此众多的狐仙故事充斥与当时的文坛,是当时民间狐文化繁盛的一种折射。同时也曲折的反映出当时的男性作家对待女性的种种心态。爱恋和畏惧便是众多复杂的心态中最为本质的两种。它反映了男性对女性的又爱恋又恐惧的矛盾心理。狐狸精大多美丽迷人,象征了男性对于女子在感自我警告与自我约束。男性的这种矛盾心理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泄漏无遗。其中最值得说的是明清以前狐的形象多呈现宗教态特征,明清以总之从这各个时期的发展来说.小说中作者所描写的狐的形象不参考文献[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译[M].岳麓书社,2000。[2]李炳海.《诗经》解读[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尚秉和1焦氏易林注:卷l[蝴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4]枞太平广记・狐》看狐意象的演变类型,王妮妮[5]‘浅谈明清文言小说中的狐意象》,刘颖慧

一5一“白孤”。郭璞在注《山海经》青丘九尾狐时,称“太平则出而为瑞也。呵以情上的追求与爱恋:而她们又害人杀人,象征了男性对女子在理智上的黄。(《诗经.,J、雅・都人士》等处在先秦典籍中已有多处提及。二、汉魏晋六朝时期思想,即所谓的‘万有神教’。’t庄魏晋六朝这样一个巫风弥漫、人们视一切东西都可成妖怪的社会里,人们的意识更容易与巫术意识相结合,从而产生大量自铲物怪”故事。当然。狐也难以幸免,在这一时期狐的神性渐渐的人形化。来狐的形象转变为审美创作,特别是蒲松龄的御斋志异》中出现了一大批蕴涵着人性美的狐仙。在此不再赘述。仅仅是个人的情感天地,也是世间人们的现实世界的反映。这些故事也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与共鸣,反映了各自时期精神层面上的一些东西。从更广的意义上看,小说中的狐共同造就了古代小说中丰富的狐形象。而通过对狐意象意蕴的探源,我们仿佛体察到了作家们笔下那些可爱的可怕的或可憎的狐形象的身世来历。-

第七章 民间故事

第八章 民间故事

第一节 民间故事的界定与分类

一、故事的界定

民间故事是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以及民众的理想愿望的口头文学作品。在我国民间,各地对民间故事有各种称呼,如“古话”、“古经”、“瞎话”等等。

“民间故事”一词的英文是Folk tale。对民间故事的定义,学术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称民众口头创作的所有散文体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狭义的指称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

我们这里取狭义的民间故事概念。

二、故事的分类方法

只要世界上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有故事在流传。就全世界而言,民间故事如恒河沙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故事的情节和类型也有这么多,往往同一个故事在许多国家和民族中都有流传。据统计,一个民族所流传的故事大约有三分之一属于国际性或世界性的。也就是说,故事的情节类型是有限的,许多故事不过是同一故事的变体和异文而已。民间故事的这种类型特点,使其分类也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涌现出了一些著名的故事分类学家和故事分类方法,构成一种研究体系,即故事的分类学研究。

在这些分类方法中,有的依据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进行分类,有的依据故事的母题进行分类,还有的依据故事情节的功能或主人公的形象特点进行分类,世界各国学者依据不同的分类原则编辑的故事索引多达百余种。其中,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的是“AT分类法”。

“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国际上将这种方法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按照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对民间故事进行分类编目,分故事为五大类,共有2500个故事类型。具体分类如下:

(一) 动物故事(1-299号)

(二) 普通民间故事(300-1199号)

(三) 笑话(1200-1999)

(四) 程式故事(2000-2399号)

(五) 未分类的故事(2400-2499号)

“AT分类法”为国际间故事研究的对话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这一分类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世界上一些重要国家的故事未被列入或列入较少,在故事范围界定、类别划分、类型编排等方面,也有不合理的地方。

关于中国民间故事分类索引,有两部较有影响的著作:1937年德国学者沃·爱德哈德(W·Eberhard)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1999年译成中文;美籍华人丁乃通1978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该书中文版1986年出版。

两步著作由于出版早,均未涉及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故事普查采集的资

最新推荐童话故事

更多
1、“古代民间狐故事”由范文大全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范文大全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古代民间狐故事" 地址:http://fw.bbjkw.net/tonghuagushi/6046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