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童话故事 > 祌话故事 和民间故事

祌话故事 和民间故事

2015-08-28 10:44:07 童话故事 来源:http://fw.bbjkw.net 浏览:

导读: 初一下册综合性学习参考资料(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_俗语谚语和古诗) 神话传说: 1、【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以前...

初一下册综合性学习参考资料(关于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_俗语谚语和古诗)

神话传说:

1、【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始终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河伯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眼前一亮,海神微笑地欢迎他,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话。”

2、【鲁班修造将军柱】

桑园峡内黄河水流湍急,就在桑园峡中段黄河激流中却有一个屹立的大石。百姓称之为将军柱。传说这个将军柱是鲁班修建的。当年鲁班周游列国时,来到桑园峡边上,为方便两岸人民的来往。鲁班把桥墩的位置选在了将军柱的这个地方。从此,鲁班早出晚归,负责施工,,半年过去了,桥墩在渐渐长高。有一天,鲁班的妻子送饭到岸边,等了一阵不见鲁班,便到岸边看个究竟,谁知她在岸边看见一个巨人站在河中,一手拿着巨石,一个手拿着铁锤在干活,他的妻子哎呀一声惊叫。鲁班一慌,一锤砸在了自己腿上。手中的石头也飞到了对岸的山上,桥也就没有建成。至今在将军柱上有一个十分光滑的石头,好像是整个人的脊背印了下去,中间则是脊柱,把石头一分为二,好像是长期靠着休息时留下的。传说这就是鲁班造桥时所留。

民间故事:

1。。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黄河,长得一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硬弓,百步穿杨。每天早晨,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后去了。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从此,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墙头上除了花枝,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

什么是民间故事

【什么是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民间故事特征】

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 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民间故事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

【民间故事类别】

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1]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内容包括神、仙、鬼、怪,以及历史上出名的人物。

传奇故事

传奇故事[2]的来历大体上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内容大部分是侠客、清官、贪官等为老百姓所关注的人物。这类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

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3]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其中有爱情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才子佳人故事

在古代,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都是不识字的,但是他们对才子佳人[4]有着一种崇拜的心理。在一些下层的文人中跟是流传着许许多多这类故事。

民间故事武义篇

民间故事武义篇

文史系 09语教4班 陈巧 09010130401

简介:

武义:故事里的纯朴与智慧武义是座小城,以“温泉之城、萤石之乡”闻名。武义是座古城,始建于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武义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曾引无数雅士抚节高歌。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曾夜泊武阳川,留下了“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的优美诗篇。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武义始设县学。

武义县城以东3公里处的明招山上有座明招寺(又名惠安寺、智觉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县志记载,东晋“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曾孙阮孚,赴任广州刺史时,弃官于明招山隐居,晚年又舍宅建惠安寺,该寺至清乾隆年间奉敕改为智觉寺,为浙江省境内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比杭州灵隐寺还早500多年。到五代后唐时期,著名佛教建筑大师德谦禅师前来明招山开山聚徒,由此,明招寺成为当时影响全国的佛教胜地。

阮孚的隐逸,千年来为文人雅士所凭吊:“吾爱阮遥集,高风犹竹林。”(指竹林七贤。王惟孙诗句)“将军已矣经千载,景仰遗踪不可攀!”(翁昌诗句),巩丰在《蜡屐亭》所写的:“千古高风挽不回,故山花落又花开。莫欺亭畔苍苍藓,曾印高人屐齿来!”倾慕之情,溢于言表。 阮孚把自己的住宅改建为寺,却为南宋理学文化准备了物质条件,从此理学的钟声打破了武义这个“世外桃源”的沉寂,从“隐”变为“显”,明招寺之名,振撼了南宋的半壁江山。乾道三年至淳熙三年(1167—1176),吕祖谦、朱熹等理学大师在武义明招寺设堂讲学,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明招文化,从此,武义名人辈出,代不乏人。

在这块富有诗意的土地上,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以多姿多彩的武川风情而让人神往。斗牛、道情、龙灯、抬阁等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引人入胜。武义县桃溪镇东垅村,至今沿袭着迎大蜡烛的民俗活动。

迎大蜡烛有一套固定的程序,游行、祭拜、占卜等,旨在凝聚人心,祈求风调雨顺。武义县城鸣阳村流传一种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鲤鱼跳龙门”的民

最新推荐童话故事

更多
1、“祌话故事 和民间故事”由范文大全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范文大全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祌话故事 和民间故事" 地址:http://fw.bbjkw.net/tonghuagushi/564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